主页 > 华为安装imtoken > 姚谦: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与实物现金的融合

姚谦: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与实物现金的融合

华为安装imtoken 2023-12-13 05:12:32

【实物货币向数字货币演进的意义在于优化了实物货币的支付功能,可以在多种交易媒介和渠道上完成支付,具有良好的普遍性和普遍性。]

几年前,当我们开始做数字货币研究时,这个领域既冷门又边缘化,很多人质疑这项研究的必要性。这项工作的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周小川博士敏锐的洞察力和学术远见。近两年,随着比特币价格暴涨暴跌,人们开始关注这个新兴的东西。作为一名研究人员,虽然我认为比特币只是一种准私有的数字货币,但我对它所代表的数字货币技术的未来充满希望。

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

应该说,有很多人因为比特币而知道了数字货币。事实上,数字货币早在比特币之前就是密码学的一个研究分支。自 1970 年代以来,密码学界一直有一个梦想,即我们手中的实物现金能否被数字化,并通过数字加密技术直接从一个数字身份转移到另一个数字身份,就像发送电子邮件一样。的名字?正是这样一个问题,很简单也很复杂,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开创性的人物就是大卫·乔姆。1982年,他提出了一种匿名、不可追溯的电子现金系统,被学术界高度认可为最早可以实施的实验系统。1994年,布鲁斯·施奈尔的经典教科书《应用密码学:

到了 2008 年,化名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神秘人物想出了比特币的想法。数字货币爱好者欣喜若狂地发现,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梦想也可以进行大规模实验。这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席卷全球的比特币实验。客观地说,这个实验是非常有争议的。有人称赞它背后的技术,有人抨击它是欺诈工具,有人认为它堪比黄金,也有人认为它一文不值。一些知名人士,如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世间繁华,皆为利;世间繁华,皆为利”,众说纷纭,而比特币不同于传统商品,资产、支付工具、货币等,因其丰厚的回报而具有吸引力。引起了全球投资者的关注。

评价它,我们不得不回到中本聪的经典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有两个关键词:“点对点”和“电子现金系统”。“点对点”的特性让我们想起了实物货币,因为它具有“点对点”的优越支付特性,但其支付功能逐渐被电子支付工具侵蚀。在“无现金社会”喧嚣的今天,实物现金似乎已无立足之地。真的吗?事实上,主要经济体对实物现金的引入和使用是增加而不是减少。因此,很难对实物现金的未来下结论。

也许哲学分析有助于理解问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事物的自然发生到它的灭亡,并不是简单地消失,而是出现了一个新的事物,这就是“否定之否定”。金钱也是如此。如果实物现金要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消亡(当然,这还是很有争议的),这种“否定之否定”应该是什么?笔者认为是“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也就是说,从实物现金的角度来看,需要“+电子支付系统”;从银行存款转账、第三方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来看,需要“+点对点”。

从目前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势头来看,无论“无现金社会”能否实现,电子支付融合实物现金的特点是一个明显的趋势。因此,笔者认为,所谓的数字货币应该是电子货币与实物现金的融合。如果动态地理解这种集成可能会更好。目前,数字货币的定义仍存在争议。我明白这件事不应被视为静止的状态。数字货币必然与货币的数字化进程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货币的数字化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动态和不断发展的事情。有些属性可能看的很清楚,有些属性现在可能还可以看到。尚不清楚,需要充分发展,需要观察和研究。如何将这种观察和研究与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显然,实物货币向数字货币演进的意义在于优化了实物货币的支付功能,可以在多种交易媒介和渠道上完成支付,具有良好的普遍性和普遍性。电子支付工具向数字货币演进的意义在于能够吸收实物货币的“点对点”支付和匿名性的特点,真正赋予用户支付的权利。第三方支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用户对银行账户的依赖及其所施加的限制(如需要到银行的实体网点和ATM机办理业务,层层繁琐的业务流程)等),有效释放用户' 的支付主动性和活力降低了支付交易成本。但这还不够,账户能透明吗?对谁透明?它有多透明?数字货币可以溯源吗?这些都应该在用户的控制之下。

央行信用是数字货币发行的基石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数字货币是实物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的发展方向,那是不是意味着比特币最终会赢,笑到最后呢?或许一些持有“货币非国有化”思想的自由主义者是这么认为的。然而,许多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倾向于将比特币定位为一种虚拟货币。为什么叫虚拟货币?由于它没有资产支持,许多人(包括多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认为它没有希望,尽管它的激增已经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浪潮。“比特币可能失败,问题是这里有钱可赚”,这句话表达了很多人对“比特币”的真实心态。比特币价格应该走多远才合理?它的暴涨中有多少个气泡?这是仁者所见,智者所见的问题。作为研究人员而不是投机者,问“比特币”的真正价值是问题的关键。

回顾加密货币的研究过程,如果说DavidChaum模型的数字货币是基于“银行-个人-商家”的三方模型设计的,那么比特币模型的数字货币已经从原来的三方——党模型到点对点的两党模型。交易模式。这当然是一个典型的飞跃,但两种模式都没有考虑中央银行的作用。DavidChaum 只讨论了匿名现金的变现机制,完全没有涉及央行;所谓的比特币挖矿和发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从本质上讲,它混淆了记账权、造币权和发行权,中央银行的作用因此被消除。事实上,他们更多地关注数字技术本身,但作为一般等价物,

在所有货币形态中,都有价值锚。商品货币和金属货币的价值锚定来自物品本身的内在价值。在金本位制下,各国的法定货币都锚定在黄金之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请结合比特币谈一谈什么是电子货币,各国的法定货币虽然不再与黄金挂钩,但其价值是由主权信用担保的。世界上有这么多货币,根本区别在于背后的价值支撑,而不是铸造技术。相信现有的上千种加密货币在追求极客技术的同时会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当前的经济社会是高度发达的信用经济,货币发行和管理的功能存在缺陷。"

因此,必须纠正当前虚拟货币缺乏价值支撑的根本缺陷。虽然技术可以借鉴典型的虚拟货币和加密货币,但长期以来在人类社会中形成的货币本质内涵应该是数字货币发行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虚拟货币的未来必然有一个“去虚拟化”的过程。一个可能的改变是在前面提到的“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强大的“央行信用体系”。”,即“点对点+电子支付系统+央行信用”。

由于缺乏价值支撑,世界各国政府对虚拟货币活动,如ICO、虚拟货币交易等一直保持审慎态度,对其中隐含的金融风险和投资者保护保持高度警惕。货币背后的技术是积极的。中国人民银行是最早开展数字货币研究和试验的央行,其他主要国家的央行也都非常重视数字货币的研究。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已成为国际央行会议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数字货币可以说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

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认为,数字货币等创新不可能被政府部门主导。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私有数字货币伴随财富效应,非常受欢迎;法定数字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原有知识结构和投资收益的挑战,抵制在所难免。两人的难度,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是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的作用怎么可能缺席?早在 1920 年代,凯恩斯写道:

“说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必须一致是没有根据的,这不是上帝统治世界的方式。说两者实际上是一致的也是不真实的,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真实的。说开明的自利必须促进公共利益,这不是经济学原理的正确推论。自利普遍是开明的,同样不符合实际情况。”

日益激烈的 ICO 和 IFO 似乎是对这段话的最佳注解。有人因此感叹:“人类是比特币生态链最大的弱点”!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维塔利克的说法,最好还是先看情况再下定论。无论是官方还是私人,数字货币研发进程的帷幕才刚刚拉开。两者不一定绝对不同。公权力和私权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既对立又统一。大浪淘沙,任何新事物都需要时间去检验。

其实,老百姓(603883,股)对货币的基本要求只有两个:一是不造假,二是不被出卖。无论是私人数字货币还是法定数字货币,这两个要求都是不可原谅的。从整体最优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应该能更好地满足公众对货币的需求。

实物现金“+电子支付系统”、数字货币“+央行征信”、电子支付工具“+点对点”甚至“+央行征信”、“+可控匿名”、“+智能便捷” ... 各种演变看似不同,但脉络很清楚。不仅朝着“你有我,我有你”的方向演进,还有超越“草蛇灰线”和“付麦千里”的若隐若现的法定数字货币。

这个历史进程正在慢慢展开!

大浪淘沙请结合比特币谈一谈什么是电子货币,我们都在过程中!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本文为其新书《数字货币初探》的序言)

金融区块链微信社区,感兴趣的朋友请加群主:15915456583 备注:公司+姓名+职务